5G时代下多媒体通信的挑战与机遇

        多媒体通信涉及图象视频与通信领域的交叉,其特有的远端呈现能力为航空航天、军事指挥、生产安全、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安防监控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当前疫情条件下远程会诊、复工复产、复教复学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多维度、多模态、多尺度等方面形成了突破,涌现出交互式媒体、智能媒体、云媒体、融合媒体等丰富形态,为行业应用带来了升级转型的重要契机;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应用的变革,5G通信在国内的应用条件日趋成熟,其大带宽、低延迟、广分布的特点也给多媒体技术的新型应用带来了重要的便利,使得双方的结合相得益彰。如何充分挖掘5G通信给多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如何通过5G通信环境为各行各业提供更有力、更丰富、更完善的应用,促进行业发展与升级,是当前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论坛将作为“第二十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NCIG2020)”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邀请学术界与工业界同行进行共同研讨,分别以前沿研究、前沿应用的角度分析和探讨5G时代下多媒体通信的挑战与机遇。
论坛拟邀请通信与多媒体交叉领域的国内著名科研机构、重要的科技型企中一线科技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科研视角、研究进展,围绕超高清广播电视、融合网络智能媒体、交互式视频、应急救援等多个问题展开讨论,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对5G时代下多媒体通信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组委会
主席:朱光喜(华中科技大学,图象视频处理与通信专委会)
副主席:刘文予,喻莉(华中科技大学,图象视频处理与通信专委会)

论坛时间:2020年6月29日
论坛地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大学
联系人:
杨铀(华中科技大学,yangyou@hust.edu.cn,137970039510)
王兴刚(华中科技大学,xgwang@hust.edu.cn,18802729359)

张刚

张刚 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5G链路下4K/8K实时直播实践

报告简介:市场需求是驱动产品进步的源动力。本次报告主要介绍了伴随着总台央视在移动直播的需求提升过程中,便携式直播编码设备自身从固定式向移动式到小型化的发展,也向大家介绍了5G赋能的视频技术在国庆、春晚等重大活动中的应用。

个人简介:张刚,教授级高工,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CEO,数码视讯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外聘硕士生导师,《深入浅出数字电视》主编,视频算法研究及应用领域专家,数字电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主持和参加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工信部科技创新项目、北京市科技创新项目等10余项。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获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2012年获广电十大风云人物奖、2011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沈琼霞

沈琼霞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 基于5G融合网络的智能媒体平台与协同计算

报告简介: 5G无线接入技术的低时延、大流量、广接入的技术特性,将使媒体采集、生成及应用服务能力发生革命性变化,高通量、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等全新的业务特征将推动智能媒体时代的迅速来临。本报告将聚焦5G智能媒体服务,面向未来强交互媒体应用的智能感知、智能生成、智能分发等关键技术,综合利用媒体与网络大数据实现媒体内容安全发布和融合治理,探索5G智能媒体大数据协作计算的生产传播网络体系。

个人简介:沈琼霞,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视频通信、智能媒体、机器视觉等。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视讯云产品线技术总监,负责业务网和终端产品领域多项科研项目,从业经历包括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系统经理、技术总监等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及标准制定工作。其中包括武汉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家庭环境下三网融合终端产品开发与产业化》(2011-201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支持IPv6的智能家庭网关设备产业化》(CNGI-12-03-023)(2012-20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以电信网为基础的融合创新示范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移动互联网与宽带网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H06B00),工信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数字家庭产业集聚区10万用户级示范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众筹众创的数字教育资源生成与聚合技术研究》,申报发明专利25项、论文21篇。

邱才明

邱才明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工业大数据理论和应用探索

报告简介:随着5G时代的到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成为越来越火热的话题。高维统计和深度学习无疑是解决工业大数据各种推断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次讲座中,我们将对高维统计的一个分支-随机矩阵理论以及深度学习理论做一个简单回顾,重点介绍我们在应用高维统计和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工业领域某些问题上的探索。

个人简介:邱才明教授,IEEE Fellow,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院长,曾任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终身教授。邱才明教授于1987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5-1997年担任威讯(GTE)实验室技术研究员;1997-2000年担任朗讯科技有限公司,贝尔实验室技术研究员;2000-2003年担任Wiscom(无线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人、CEO及总裁;2006年在华盛顿海军研究实验室(ONR)担任Summer Faculty Fellow;2009-2011年在俄亥俄的代顿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担任Summer Faculty Fellow。

翟翌立

翟翌立

报告题目:5G工业物联网场景探索

报告简介: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而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手段,而5G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针对一些高带宽低时延的工业场景,原来的4G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而5G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此次重点报告海尔集团在工业互联网转型的方案及应用5G实现所实现的工业场景。

个人简介:翟翌立,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1999 年加入海尔集团,主持、设计、研制了 10 余种接入多种广电网络的数字终端产品。现任青岛海尔多媒体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理事、国家电子信息标准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专家、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终身智库专家。先后组织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 30 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其所承担完成的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开放式流媒体模卡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其还获得山东省发明专利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多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山东省轻工系统科技进步奖。申请发明专利 20 多项。参加了国家直播卫星广播系统(含应急广播)自主标准体系等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2000年被评为青岛市高级专家,2003 年被评为山东省轻工系统技术拔尖人才,2007 年被评为首批山东省轻工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 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突出贡献专家,2008 年 2012 年连续两届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汪少波

汪少波

报告题目:5G时代下多媒体通信机遇与挑战

报告简介:5G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标志,不仅是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断代,更是作为信息化底座的基础设施,如何以“大带宽、低时延”等技术特征,协同媒体、传输、存储、计算等各技术领域的同步发展,最终将人类社会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推进;多媒体领域作为5G使能新动能的主战场,未来随着超高清视频的普及,多媒体应用必将从2D走向3D,从点播走向直播,从内容缓存走向实时交互,从云端存储走向云端渲染,这将使得以实时超高清多媒体为主的新业务如远程驾驶、远程医疗、无线PMSE(Programme Making & Special Events)、直播采集、AR/VR、工业相机、工业自动云诊断等应用成为5G时代的普遍应用。
然而,这些愿景的实现,目前在E2E使能业务的各个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挑战。首先,信源媒体的高压缩率的发展目标和趋势,与空口信道在极低时延下的信道波动带来的误码之间形成矛盾,信源编码如何在5G URLLC的辅助下获得压缩比和抗抖动的统一;其次,实时多媒体对编解码的复杂度/时延更加敏感,而5G空口的容量和体验对压缩率又有较高要求,如何获得最佳的压缩率和复杂度的折中,并且通过结合端到端最优的时延余量分解,更好的优化各环节的时延和性能;最后,5G时代千差万别的应用场景对云端、终端的媒体编解码理论、实现算法、芯片设计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需求,如多用户监控的分布式编码与用户时变信道的结合,蜂窝连接与室内毫米波短距配合使能的AR/VR端管云计算分离等。都需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通过跨领域、跨设备的产业链端到端协同发展。

个人简介:汪少波,华为无线RAN研究部部长,无线通信空口系统领域的专家。200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后加入华为;2000年-2008年,承担3G UTMS系统基带接收机算法设计工作;2008年负责华为无线物理层算法研究工作,承担GSM、UMTS、LTE和5G NR系统的物理层算法和RRM算法研究工作研究,为华为从GSM、UMTS、LTE和5G NR的物理层及Low-MAC算法及网络性能竞争力奠定基础。面对ICT产业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创新需求,2017年开始负责无线接入网络研究工作,贴近业界和技术前沿,从事无线编码、调制、波形、多址、多天线和RAN网络架构等领域的空口关键技术研究,使能eMBB、uRLLC、mMTC和通信AI等业务需求,为华为无线产品商业成功保驾护航。